【如何尋找善知識】
具善大寶佛教乃利樂的生處,就像微稀的晨星那樣,是難以值遇的。
因此在獲得暇滿人身時,身語意三門都應當精進於正法,如同寂天菩薩所說:
善知識是能夠消除眾生痛苦的唯一良藥、一切快樂的善妙生源,應當懷著供養恭敬常住其處,希求解脫者必當依止善識。
如是當以身語意去恭敬承事,為什麼呢?因為功德由此出生,若沒有善知識,則會遠離解脫。
【當依止超勝自己的善知識】
如果依止的人比自己差,將無法生起功德,依止跟自己一樣的人則斷證功德會沒有增減,依止超勝自己的人就能生起殊勝功德。
【所依阿闍黎的類別】
善知識也分為凡夫菩薩、化身佛、報身佛。但是對於業及煩惱粗重的我們這類有情,凡夫善知識的饒益更大於其他所有善知識,為什麼呢?因為我們能夠看親見,他所說的法像明燈一樣為我們照亮解脫道,所以上述的所有善知識當中,凡夫善知識是恩德最大的。
【凡夫善知識的德相】
凡夫善知識具有的功德分為
八相、四相及二相
1、具足戒律
2、廣博多聞
3、證悟其意
4、對一切都懷著慈悲
5、對弟子的提問不會感到畏懼也不會生氣
6、具有耐心
7、數數講說
8、不辭辛勞且為人正直
四相:
1、因為多聞所以能廣說
2、因為有智慧所以能解除他人的疑惑
3、言行猶如正量士夫
4、能夠開示染淨自性的實相。
如「入菩薩行論」所說那樣—
1、善知識應該要善巧大乘教法
2、並且恆常行持菩薩行,對這樣的善知識,即使有命難也不應捨去。
【別解脫阿闍黎的德相】
有住持(沙彌師)、羯摩師、屏教師、依止師、誦讀師等五種,
共通的德相是要具足淨戒,明瞭戒律儀軌,照護病患,自己的眷屬隨侍也具足戒律,精勤以正法及物資幫助他人,任何時候都會給予教授教誡。
【菩薩阿闍黎的德相】
菩薩戒的阿闍黎調伏內心的野馬鷲鳥,心性寂止平息愚痴,功德超勝且精進成辦他利,博通三藏經教,
通達證悟法之真實性,具有相應所化心續的善巧說,懷著悲心的動機而非為了名聞利養,不覺辛勞的數數開示,要依止這樣的師長。
【密咒阿闍黎的德相】
密咒阿閪黎的共通德相是,身語心等不亂且堅固,具有心學處而調伏,對於能善分辨法義的聰明學生,具有耐心且不會對他發脾氣,(不會)狡詐的隱藏自己過失跟欺瞞他人,懷有正直的心,不共的(德相)是具有能將任何雙運大手印授予弟子心續的能力,同樣也能將證量傳予弟子,
如此便能真正的稱之為根本上師,
不該親近依止有很多過失的師長,
能夠圓滿所有德相的師長很稀有,(至少)當找尋具有很多功德的師長。
【總攝所有上師德相】
具有從金剛持開始傳承至今的成熟解脫無間的傳承,沒有違背誓言、戒律清淨,行止安住於戒律及誓言,具有傳承至傳承的教授,正確的理解經論,特別是正確的理解密續,懷著利他的慈悲心,就是所有上師的德相。
~第十二世蘇曼噶旺仁波切
#(譯者補充::譯文如與仁波切的解釋不同,請以仁波切的解釋為主。) |